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概述
壓縮空氣是僅次于電力的第二大動力能源,又是具有多種用途的工藝氣源,其應用范圍遍及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電力、機械、輕工、紡織、汽車制造、電子、空氣壓縮機食品、醫藥、生化、國防、科研等行業和部門。
經壓縮機壓縮產生的壓縮空氣中存在各種污染物,主要包括顆粒、水、油氣態污染物和活性微生物等,它們之間會相互影響(例如:固體顆粒會使水和油滴聚集成更大的顆粒,油和水會形成乳狀物),且有時會在壓縮空氣系統的管道中沉淀和凝結(如:油蒸氣或水蒸氣)。這些污染物在不同的用氣場合會產生各種不良影響。
壓縮空氣常規檢測項目:水分含量、含油量、懸浮粒子數、活性微生物、氣態污染物
主要服務領域:食品行業、電子行業、航空行業、醫療器械行業、醫院高壓氧艙等
檢測標準
壓縮空氣 第3部分:濕度測量方法 ISO 8573-3:1999
壓縮空氣 第3部分:濕度測量方法 GB/T 13277.3-2015
壓縮空氣 第2部分:油氣溶膠含量 ISO 8573-2:2018
壓縮空氣 第2部分:懸浮油含量測量方法 GB/T 13277.2-2015
壓縮空氣 第4部分:固體顆粒測量方法 ISO 8573-4:2019
壓縮空氣 第4部分:固體顆粒測量方法 GB/T 13277.4-2015
壓縮空氣 第7部分: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ISO 8573-7:2003
壓縮空氣 第7部分: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 GB/T 13277.7-2021
壓縮空氣 第 6 部分:氣態污染物含量測量方法 ISO 8573-6:2003
壓縮空氣 第 6 部分:氣態污染物含量測量方法 GB/T13277.6 2021
評價標準
GB/T 13277.1-2023壓縮空氣第1部分污染物凈化等級
ISO 8573-1 2010《壓縮空氣第1部分雜質和質量等級》
TSG 24-2015《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》
GB 50751-2012 《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》
JB/T 5967-2007《氣動元件及系統用空氣介質質量等級》
概述
壓縮空氣是僅次于電力的第二大動力能源,又是具有多種用途的工藝氣源,其應用范圍遍及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電力、機械、輕工、紡織、汽車制造、電子、空氣壓縮機食品、醫藥、生化、國防、科研等行業和部門。
經壓縮機壓縮產生的壓縮空氣中存在各種污染物,主要包括顆粒、水、油氣態污染物和活性微生物等,它們之間會相互影響(例如:固體顆粒會使水和油滴聚集成更大的顆粒,油和水會形成乳狀物),且有時會在壓縮空氣系統的管道中沉淀和凝結(如:油蒸氣或水蒸氣)。這些污染物在不同的用氣場合會產生各種不良影響。
壓縮空氣常規檢測項目:水分含量、含油量、懸浮粒子數、活性微生物、氣態污染物
主要服務領域:食品行業、電子行業、航空行業、醫療器械行業、醫院高壓氧艙等
檢測標準
壓縮空氣 第3部分:濕度測量方法 ISO 8573-3:1999
壓縮空氣 第3部分:濕度測量方法 GB/T 13277.3-2015
壓縮空氣 第2部分:油氣溶膠含量 ISO 8573-2:2018
壓縮空氣 第2部分:懸浮油含量測量方法 GB/T 13277.2-2015
壓縮空氣 第4部分:固體顆粒測量方法 ISO 8573-4:2019
壓縮空氣 第4部分:固體顆粒測量方法 GB/T 13277.4-2015
壓縮空氣 第7部分: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ISO 8573-7:2003
壓縮空氣 第7部分: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 GB/T 13277.7-2021
壓縮空氣 第 6 部分:氣態污染物含量測量方法 ISO 8573-6:2003
壓縮空氣 第 6 部分:氣態污染物含量測量方法 GB/T13277.6 2021
評價標準
GB/T 13277.1-2023壓縮空氣第1部分污染物凈化等級
ISO 8573-1 2010《壓縮空氣第1部分雜質和質量等級》
TSG 24-2015《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》
GB 50751-2012 《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》
JB/T 5967-2007《氣動元件及系統用空氣介質質量等級》